水处理中,紫外线杀菌灯消毒的原理
来源:林上科技 发布时间:2017/05/18 08:50 浏览:5292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UVC紫外线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或RNA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范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其中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就杀菌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1s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而UVA和UVB由于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杀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起到杀菌作用,在实际工程的数秒钟水力停留(照射)时间内,该部分实际上属于无效紫外部分。真空紫外光穿透能力极弱,灯管和套管需要采用极高透光率的石英,一般用半导体行业降解水中的TOC,不用于杀菌消毒。
因此,给排水工程中所说的紫外光消毒实际上就是指UVC消毒。紫外光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
研究表明,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 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这种紫外线损伤也是致死性损伤。
水处理中对于紫外线消毒灯的辐照强度,需要定期用能防水的紫外线强度检测仪对紫外线杀菌灯管进行检测。
- 上一篇:应用较多的两种真空镀膜方法
- 下一篇:汽车膜起泡的危害及形成原因
相关文章链接
- 阳光房顶玻璃厚度多厚才合适?搭建阳光房这两点一定不能忽视! 2020-04-17
- 用于汽车油漆光泽度测试的仪器 2018-09-17
- 汽车防爆膜透光率应该多少及如何挑选汽车防爆膜 2012-09-29
- 什么是镜片的透光率?IR油墨测试仪品牌有哪些? 2012-09-03
- 紫外线杀菌的特点和紫外线杀菌的注意事项 2013-10-22
- 紫外UV粉末涂料的应用 201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