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膜透光率低 年审过不了关
扬州网讯 本报记者 喻知非
9月1日起,《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新国标)将正式执行,新国标对机动车的轮胎、车窗玻璃、安全带等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技术要求。据市交管部门介绍,新标准中加强了对校车、公共汽车、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的安全装置配备要求和结构安全要求。
新规1 车窗玻璃不得张贴镜面反光遮阳膜
据新规规定,所有车窗玻璃不得张贴镜面反光遮阳膜,其中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和校车不得张贴有不透明和带任何镜面反光材料的色纸或隔热纸。新国标还规定,前风窗玻璃及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人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等于70%,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和校车所有车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等于50%。车窗上也不能粘贴除“检验合格”、“交强险”等法定标志以外的任何物品。不可遮挡驾驶员视线。
落点 使用劣质车膜可能导致无法上牌
据市相关交管专家介绍,新规所谓的“镜面反光遮阳膜”是指外表面具有镜面反光现象,可能使得车辆周围的其他交通参与者目眩,既造成光污染又影响交通安全的遮阳膜。
“一些市民买来爱车后,先给轿车贴膜增加装饰已成为普遍现象。”据专家分析,很多车主为爱车粘贴深色遮阳膜,甚至还有贴反光遮阳膜的,其中就有部分是为了遮挡车外人的视线,这样即使车内出现未系安全带或是打电话这类违法行为,也不易被发现。部分遮阳膜质量不过关,给夜晚行车埋下安全隐患。交管部门提醒,新国标执行后,劣质遮阳膜很难通过检测仪测量标准,也就无法通过安全检验。交管部门特别提醒车主,粘贴遮阳膜时要选用合格产品,不要把防紫外线率与透射率混淆,否则透射率不过关将影响车辆正常上牌,更影响安全行车。
新规2 校车须备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
新国标规定,专用校车和卧铺客车应装用无内胎子午线轮胎,检测时能看到R标志。危险货物运输车及车长大于9m的其他客车应装用子午线轮胎,所有专用校车和发动机后置的其他客车须装备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校车必须配备急救箱。
校车、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的所有车轮不允许使用翻新胎,同一轴上的轮胎规格和花纹应相同。此外对机动车进行改装或修理时,不允许对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型号和出厂编号等进行破坏性操作。
落点 轮胎螺丝是否紧固也是检查重点
据市交管部门介绍,校车的轮胎螺丝是否紧固,坐椅和扶手是否稳固,车门开启是否顺畅,车灯是否完好,配备的安全锤数量够不够,都是警方对校车的重点检查项目。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交管部门还会定期检查校车“档案”,要求校车管理单位不仅要记录每辆校车的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和线路等基本信息,还要有指标的检查结果。若车辆检查不合格必须立即整改,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必须立即报废,有安全隐患的部位必须立即整改或更换设备。
新规3 车身显眼处须标注座位数
新国标规定,所有客车(专用校车和设有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车外)应在乘客门附近车身外部易见位置,用高度大于等于100mm的中文及阿拉伯数字标注该车提供给乘员(包括驾驶人)的座位数。
落点 不符合条件的不得办理年检
市交管部门人员提醒,新国标中的客车是指9座以上的客车。凡在9月1日起年审的在用车,不符合以上条件的,不得办理年检业务。
新规4 卧铺客车要安装监控系统
新国标规定专用校车及车长大于9m的公路客车、旅游客车、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车应装备符合规定的防抱死制动装置。所有专用校车、公路客车、旅游客车、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车应安装行驶记录仪,专用校车和卧铺客车还应安装车内外录像监控系统。卧铺客车的每个铺位均应安装两点式汽车安全带。
落点 无乘客站立区应安装限速装置
据市交管部门人员介绍,新规还要求专用校车、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及车长大于9m的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车应具有限速功能或安装限速装置,“这些无疑都在细节上进一步提高此类车辆的通行安全性”。
此外新国标还规定,乘用车(9座以下客车)应至少有一个坐椅配置符合规定的ISOFIX儿童坐椅固定装置,或至少有一个后排坐椅能使用汽车安全带有效固定儿童坐椅。市民所驾驶的私家车也在乘用车之列。
文章编辑:深圳市林上科技 新闻来源 扬州网
了解更多仪器产品信息详情,请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755-86263411 0755-29663669 QQ:1147407020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龙井路东江豪苑1栋604
邮箱:linksun2008@163.com
公司网址: www.lstek.cn
- 林上LS181太阳膜测试仪停产公告 2020-08-12
- 林上紫外线数字探头LS129升级公告 2019-10-11
- 又一台运用于太阳膜生产线的涂布在线测厚仪完工 2017-08-29
- 兰州真空最新订购的7个点真空镀膜在线检测设备完工 2017-08-09
- 2006年7月,成功研制玻璃厚度测量仪 2011-06-08
- 新产品 LS126紫外辐照计 2012-06-11